一、征集背景
1.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全国碳市场稳步进入第二个履约周期
2021年10月2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对指导和统筹“双碳”工作起到纲领性作用。紧随其后于10月26日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N”系列政策中的首要文件,对后续出台的“N”系列政策起到统领作用。
在“双碳”顶层设计框架明确之后,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政策,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建材、有色金属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纷纷发布。各省(区、市)也制定了本地区碳达峰和碳中和实施方案。各地“双碳”工作真正有了抓手,各地区“双碳”服务如雨后春笋,需求旺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据央行/中金研究院研究,为实现碳中和,2021-2060年期间总投资规模139万亿元。全国碳市场第一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在新浪财经2022年会上介绍,未来中国碳市场如果金融化之后,有可能超过500亿-600亿吨,单价有可能超过200元人民币,交易金额有可能到达1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2.自从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3060”目标以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工业园区和企业,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节能咨询、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双碳”信息化等巨大市场需求,然而市场上合格的碳中和服务商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从其他行业转型过来,专业性和成果交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务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今年有望出台,CCER重启准备工作已经陆续展开。2022年12月7日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
3.北京和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碳中和综合服务商,成立13年来,一直专注于低碳咨询、节能咨询、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开发、碳资产管理、绿色制造体系咨询、碳排放管理平台和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碳中和规划编制、节能低碳技术应用和推广、节能低碳项目投融资等全产业链业绩和服务,初步合成产业生态数据系统,可以提供有效的多方优势互补的平台,和碳公司为20个省市2000多家企业提供碳市场技术服务,为700余家大中型企业提供过节能诊断等咨询服务,涵盖了所有行业。和碳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已经签发CCER超过400万吨,占全国已经签发的8%左右。研发了适用于政府端和企业端的碳排放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平台,具备了面向全国输出先进的“双碳”相关项目管理经验、人才、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条件。北京和碳公司进一步落户各地市,有利于提升本地双碳服务能力,有助于实现本地区双碳目标。
二、和碳优势
1.完善的低碳节能环保领域业务资质
和碳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绿色低碳服务商,业务资质完善,涵盖了低碳、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等领域,是更懂节能的碳中和综合服务商,可以为地方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一站式服务。
2.丰富的低碳、节能、绿色制造体系、认证等领域项目业绩
公司在碳排放核查、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低碳产品认证、低碳发展规划编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课题研究和碳中和、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节能诊断等标准编制方面积累了大量业绩。项目业绩遍及近30个省、市、自治区,服务的企业超3000家。
3.丰富的CCER项目开发交钥匙服务实战经验和大型央企、国企碳资产管理技术服务的实际业绩、多个碳达峰和碳中和标准制定者
和碳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一直深耕节能、低碳领域,为华电集团、首钢集团、皖能集团等央企、国企已经备案了1300万吨CCER,已经签发了400多万吨CCER,完成交易CCER近300万吨。2022年和碳公司与航天科工山西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投资集团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安徽省皖能能源交易有限公司、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国有企业签署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合作协议,布局全国碳金融市场。
和碳公司牵头编著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实务》,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成为行业内畅销书籍。《和碳视角》电子月刊,已发行115期,累计电子发行近200万份,和碳视角微信平台专业会员近2万人,业务范围覆盖30个省市,通过13年自强不息的努力,已经初步搭建覆盖全国的网络和上下游合作平台,可以实现技术、服务、资源共享。合作伙伴涵盖地方政府、项目业主、工业园区、节能低碳技术提供商、节能低碳项目投资商、特定资质服务商和专业技术服务商。2023年将首次引进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机构,进一步赋能和碳公司深度布局碳金融市场,推动各地合作伙伴项目落地。
近日,和碳公司中标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相关项目2023年碳资产管理技术服务项目,对华电集团旗下42家电厂开展碳管理技术服务。和碳公司中标水发能源集团碳资产开发管理项目服务采购项目,对水发能源集团旗下CCER项目开发管理。标志着和碳公司在岁末年初初步实现与大型央企和省属国有能源集团的碳金融合作战略布局。
4.和碳公司承建的内蒙古达茂联合旗碳排放管理平台已经于2022年8月8日正式上线,和碳公司荣获中国节能协会碳达峰碳中和优秀解决方案,此外针对政府端的能源管理、减污降碳协调管理平台和企业端能源和碳管理平台已将陆续上线。和碳公司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蚂蚁集团、中航信托、华为集团、腾讯集团等34家企业联合与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在第二届碳中和博鳌大会上共同签署《碳达峰碳中和企业行动之博鳌宣言》,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雄心和努力。
三、如何成为合作伙伴
1.合作条件
熟悉以下一个或多个渠道,或有5年以上相关行业从业经验者。
(1)熟悉所在区域发改、工信、环保部门或工业园区管委会。
(2)熟悉所在区域高耗能企业或者区域重点企业。
(3)有10人以上的全职团队,提供社保缴纳证明,最近一年综合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提供2022年度财务报表和业绩合同,不低于100平方米的自有或者租赁办公场地,提供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合同及发票复印件。
2.合作方式
(1)负责所在地市业务渠道拓展及维护,及时反馈所在区域的重要政策动态及重点企业动态;
(2)负责所在区域项目的推荐、洽谈、投标等事宜;
(3)负责所在区域和碳公司的典型业绩案例、微信公众号、电子期刊推介。
3.商洽流程
(1)筛选(请提供团队项目简历、项目业绩、2022年度财务报表、场地经营证明及当地双碳业务情况自评简报和市场开发计划,2023年1月18日之前发送至mzm@peacecarbon.com,索取进一步合作简章)。
(2)预约面谈及互访。
(3)确定合作框架并组织业务培训、对接。
(4)合作咨询电话:137 2000 6839,微信同号,(打电话前请务必提前发短信,按照“合作城市(如乌鲁木齐市)+机构名称+姓名和职务”的格式,否则可能被视为骚扰电话,谢绝未发短信或未电话沟通就直接添加微信。
区域合作伙伴联系电话:
手机:137 2000 6839 (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mzm@peacecarbon.com
网站:www.thediveway.com
友情链接